您所在的位置:
成功案例
莱芜新汶矿业中心医院HIS系统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
信息化技术能促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推动医院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提高医院 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审时度势,及时制定了新的整体发展规划,描绘了医院未来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并把数字化医院建设作为了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紧密配合莱芜新汶矿业中心医院发展战略,以医院新的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建立临床信息系统为方向,以实现数字化医院为长远目标,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打好数字化医院建设为重点,稳步实效地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为 医院的发展及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信息化方面的有力保障。
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的任务是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站在医院全局的高度,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勾画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新矿集团莱芜中心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特色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2012年通过复审。医院占地面积300余亩。现有职工850人,卫生技术人员568人,其中高级职称8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研究生49人,中级职称220人。开放床位1000张。年门诊量近30万人次,出院病人近2万余人次。
秉承“诚信、敬业、创新、超越”的医院精神,新矿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坚定“生命至尊、爱心永恒”的崇高信念,将人文关怀融汇于医疗服务的每个环节,为打造高贵而不“贵”的现代化、数字化、平民化百姓放心医院而不懈努力。
现在的Oracle数据库和ERP应用软件都是运行在X86架构的服务器上,服务器和磁盘阵列及机房环境都不能够满足用户业务的增长需求。
二、需求分析
原有的基于X86架构的系统平台需要迁移到主流的小型机来,小型机是企业数据库运行的最佳平台,通过 IBM POWER小型机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可用性,为企业的重要数据保驾护航。基于运行IBM POWER小型机的Oracle数据库上的HIS应用软件,是行业内最先进的、运用最广泛的、可延展性最深入的HIS平台,给公司生产业务运行提供了强大的后台支持。
保持业务的持续性是当今企业用户进行数据存储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故障的出现,可能导致生产停顿,客户满意度降低,甚至失去客户,企业的竞争力也大打折扣。在医院以往的业务系统中,仅考虑本地容灾,即通过集群的双机系统(Cluster或HA)对业务应用提供保护,在一台服务器的软硬件发生故障时,将整个业务切换到后备服务器上。该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服务器的单点故障,提高了整个业务系统的可用性。
但是,随着医院业务系统的发展,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在一些重要的系统中,客户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本地保护。越来越多的客户提出了要求更高的系统可用性,要求实现真正的异地容灾保护。因为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火灾、爆炸、地震、水灾、雷击或某个方向线路故障等自然原因以及电源机器故障、人为破坏等非自然原因引起的灾难,导致业务正常无法进行和重要数据的丢失、破坏,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因此,医院要求业务系统可以在发生上述灾难时快速恢复,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全面的异地容灾保护方案,意味着除了要实现本地的切换保护外,更要实现数据的实时异地复制和业务系统(包括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实时远程切换。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对公司的业务影响越来越明显,为了更好地支持海科化工集团的发展,集团组建专门的信息部负责企业的信息化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实施维护。随着企业应用的逐渐增加,对一些关键业务的实时保护就变得异常重要,同时对关键数据的保护也变得十分重要。
应用级别的灾难恢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三、拓扑图

四、方案实施效果
莱芜新汶矿业中心医院HIS系统所用设备为2台IBM P720小型机安装Oracle RAC集群,1台IBM P720 作为灾备机,2台DS5020存储设备,2台IBM 24口光纤交换机,1台IBM TS3100磁带库,1台IBM X3650服务器,一套IBM TSM备份软件,主机房整个架构都是双冗余负载均衡架构,保证业务的应用不存在单点故障,7*24小时业务不宕机。
用Oracle DataGuard数据库级别的容灾解决方案,实现数据库的冗灾、数据保护、故障恢复等。在生产数据库的“事务一致性”时,使用生产库的物理全备份(或物理COPY)创建备库,备库会通过生产库传输过来的归档日志(或重做条目)自动维护备用数据库,将重做数据应用到备用库。在生产服务器发生灾难时业务能够切到灾备服务器运行。